移至主要內容區

雲林管理處

雲林管理處

:::
:::

飲水思源;雲林管理處二大灌溉系統-濁幹線與斗六大圳

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雲林的母親河,也是行政院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以下稱本處)的二大灌溉系統:濁幹線及斗六大圳的水源。

濁幹線為日據時代日本人八田與一技師於1920年所創設,近百年來,灌溉潤澤了雲林無數農田,目前灌溉面積約34,500公頃農田。

濁幹線目前主要從集集攔河堰南岸聯絡渠道導入溪水,以二、三號進水口輔助取水,分水供應濁水發電廠、工業用水及濁幹線等標的用水使用,堪稱水資源有效利用的典範。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九月「官佃溪埤圳計畫」開工,本工程內容包括嘉南大圳、濁幹線及新虎尾溪別線,其中濁幹線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完成。也因此雲林灌區部分老一輩的農民還是稱濁幹線為嘉南大圳、官佃圳或戲稱為咬人(嘉南)大圳。

濁幹線自興建之初迄今約莫是一百年,百年來潤澤了雲林灌區無數的農田,也生養了好幾個世代的雲林子民,是本處最大最重要的灌溉系統。

灌溉大斗六地區一萬餘公頃農地的「斗六大圳」,乃民國36年,本處前身之一斗六農田水利會的會長謝堡丁先生及當地士紳所創建,謝堡丁會長曾在斗六大圳興設前發下豪語,要讓大圳灌區【石礫上將生長花果】。

斗六大圳是光復後第一個由台灣人自行設計興建的水利灌溉系統。灌溉大圳灌區當時相當貧瘠的農地,肥沃了灌區的農田,終於使得【石礫上將生長花果】的夢想得以實現!

幾個世代以來,濁幹線與斗六大圳二大灌溉系統滋養了灌區無數子民!飲水思源,濁水溪畔,潺潺的溪水映著夕日餘暉,令人緬懷起前人篳路藍縷,其後踵事增華,不禁令人想起【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早期的斗六大圳
早期的斗六大圳
早期的斗六大圳
早期的斗六大圳
斗六大圳現況
斗六大圳現況
早期的濁幹線
早期的濁幹線
濁幹線現況
濁幹線現況
最後更新日期:2023/11/01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