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 民國十四年一月創設,站名:嘉南大圳水利組合北港郡部內寮監視所,事務所設於元長庄內寮圖五零五號之十三、之十四、之十九號,於民國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築造落成。
- 民國十六年十月五日事務所遷移至元長庄鹿寮圖四八三之四號,事務所構造亞鉛板葺平家,同時站名改為鹿寮監視所。
- 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站名改稱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北港分會鹿寮灌溉工作站。
- 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一日水利會組織改組,改稱嘉南農田水利會北港區管理處鹿寮工作站。
- 民國四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站址遷移至元長鄉鹿寮段一六五之一號,事務所築造補強磚造混凝土瓦葺平家氏。
- 民國六十四年元月一日起改組為雲林農田水利會,成立名稱改為 雲林農田水利會北港區管理處鹿寮工作站。同年五月一日工作站區段調整,將土庫工作站轄區之南糞箕湖特殊水源併用區暨北廍子內區之兩水利小組併入本站。
- 民國八十一年間工作站土地使用元長鄉公所之土地,經分割予購置,於民國八十二年改建為二樓建物廳舍。
灌溉轄區
- 本站位於濁幹線最末端,東南以北港溪為界,北與小田支線為鄰、西面接雲路一四五線與土庫站區域相鄰。南北長度十一公里,東西寬度約三公里,區域呈狹長方形。濁幹線介於灌區中間,地勢由北向西南自然傾斜,一般耕地標高介於十一~十八公尺之間,平均坡度二千分之一,地勢尚稱平坦,屬壤土土質,灌區在土庫鎮東南之偶,元長鄉最東面跨越元長鄉、土庫鎮兩個鄉鎮,土地面積二、四九零公頃,灌溉面積為一、六七六公頃。
- 本區域屬濁幹線系統之三年輪灌區,主要水源取自濁水溪為主,暨地下水、迴歸水為補。灌溉渠道配置有濁幹線、廍子內、新吉、土庫、瓦磘支線等,另三年輪灌區併用區之南糞箕湖補助圳奮起分線,南糞箕湖補助圳暨灌排兼用奮起大排等。
- 排水渠道有屬區域排水客子厝大排、鹿寮大排、奮起大排、及農田排水新吉大排,等四線。水利小組十一小組三十六班,會員六一八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