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 民國43年1月1日創設,稱為水路工作站。站址設於斗六市信義里愛國街2號斗六水利會管理組辦公。
- 民國40年斗六大圳幹線完成部分且開始通水,至1956年全線通水。
- 民國64年1月原斗六水利會、竹山水利會及嘉南水利會雲林縣境內部份等合併成立「雲林農田水利會」,仍設水路工作站。
- 民國64年5月本站名稱改為觸口工作站,在斗六市梅林里梅林232號辦公。
- 民國72年3月為配合業務推展與地方要求仍改稱內林工作站。
- 民國85年7月改建成二樓鋼筋混凝土建築與梅林工作站合署辦公廳。
- 民國98年1月1日由原轄管之水源管理處(林內)正式轉由斗六區管理處轄管,仍於原址辦公。
灌溉轄區
- 本站位於斗六大圳幹線中心段處,即斗六市梅林里梅林路232號。
- 區域起點自斗六大圳制水閘與重興工作站交界起,沿著山麓北向南走,經過林內、斗六、古坑、斗南、大林等市、鄉、鎮。
- 斗六大圳幹線長度28.45公里,後因於98年1月1日增設崙子工作站,斗六大圳遂由兩個工作站分管上、下游。
- 本站轄區自0 K+369m起點至15K+812m處止。
- 專司各支線及小給線直接由幹線取水門、放水門之輸放調節用水並維護管理水路用地及水利建築物等業務。
- 供灌面積:計1,162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