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 本站最早之東埔蚋圳,創始於乾隆十五年,為先民劉宰予君等共同合資興築,該圳以東埔蚋溪為水源導水灌溉。
- 嘉慶十九年復有社寮陳佛照君者鳩資開鑿隆恩圳,導引濁水溪水引灌農田。兩圳既成之後,實已奠定區域灌溉之良好基石。
- 日人據台,先收買兩圳業權,認定為公共埤圳。
- 民國十年公佈水利組合會,割分成立為隆恩圳水利組合及東埔蚋圳水利組合。
- 民國二十八年乃以隆恩圳水利組合為主體,併東埔蚋圳水利組合及清水圳水利組合 (清水溪沿岸之七私設埤圳)成立為竹山水利組合。
- 竹山及鹿谷地區內大小三百餘條私設埤圳,亦於此時全部編入竹山水利組合統一經營,此本站前身。
- 民國三十五年改竹山農田水利協會。
- 民國三十七年二月改竹山水利委員會。
- 民國四十五年併新高水利委員會部份地區成立竹山農田水利會。
- 民國六十一年割為清水、濁水、鹿谷三個工作站。繼之改併為第一、第二工作站。
- 民國六十四年合併為雲林農田水利會,改稱為竹山工作站至今。
灌溉轄區
- 本站事業區域北以濁水溪為界;西南緊鄰清水溪;東接鹿谷鄉北勢溪,轄管竹山鎮、鹿谷鄉。
- 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
- 全站灌溉面積1,496公頃,雙期田1,310公頃,單期作田186公頃。
- 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蕃薯、茶為次要作物,甘蔗等為其它作物。
- 工作站站址海拔為150.296公尺。
- 本站會員數計有6,108人,編成38班,8個水利小組,設有水利組長8人,38位班長分佈於各地區執行農田水利會組織規程所賦予之小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