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雲林管理處

雲林管理處

:::
:::

引西工作站

基本資訊

  •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永安里大同路161號
  • 電話
    (05)5865244

沿革

  • 引西圳開設於清康熙53年(西元1714年)。
  • 據諸羅縣誌記載:「諸羅知縣周鍾瑄注重水源開發,對埤圳無不盡其力,乃捐銀20兩,助民番開築引引庄陂為始至1780年由西螺街埔心陳榮德及二崙庄永定厝吳洽豐合股,將引引庄陂加以重修,創設引西圳…」。
  • 引西圳俗稱十三庄圳,水源取自西螺溪即今濁水溪,乃灌溉一千餘甲之大圳,包括埔心、社口、新庄子、永定厝等庄。
  • 民前五年六月三十日(西元1906年)斗六廳告示收為公共埤圳,命西螺區長廖承丕管理。
  • 民國前二年(西元1909年)改名為引西圳組合移轉由斗六廳長管理。
  • 民國二年西螺支廳長宮尾邦太郎鑑及西螺溪溪流湍急洪水氾濫頻繁,危害地方匪淺,因此發動民工搶修興建,前後三年完成濁水溪西螺堤防,並在堤防間施設現有之進水閘門引水灌溉農田。
  • 民國九年乃因體制改進將公共埤圳聯合改稱為鹿場課圳組合。改進後嘉義廳復組織公共埤圳聯合會。
  • 民國12年3月21日創立虎尾郡水利組合引西圳監視所。
  • 民國33年5月13日合併嘉南大圳水利組合同年6月15日成立。
  • 民國35年11月30日改組,稱嘉南農田水利協會。
  • 民國37年2月20日復改組成立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西螺分會引西工作站。
  • 民國45年12月 1日再改組成立嘉南農田水利會西螺區管理處引西工作站。
  • 民國64年1月1日嘉南農田水利會西螺管理處合併屬雲林農田水利會,加速農村建設健全水利會期間原西螺工作站合併於莿桐工作站,引西工作站暫改稱西螺工作站。
  • 民國72年3月1日西螺工作站恢復,再改回原名引西工作站迄今。

灌溉轄區

  • 本站位於濁水溪南岸,東起以台1線及雲145線與西螺工作站新社為鄰,南以舊頂埤頭線與九隆站接壤,西以大義崙線與大義站為界,北隔濁水溪由舊西螺大橋南岸至自強大橋以西與彰化水利會相望。
  • 東西長約八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
  • 包括西螺鎮西螺、埔心、埔北、埔西、社口、社西、東南、漢北等,二崙鄉永定厝、新庄子、大北園、港后等地段。
  • 灌溉面積1283公頃為兩期作水稻田,三年一期作58公頃。
  • 灌溉水源目前由集集共同引水計劃南岸聯絡渠道引入引西圳。
  • 區域內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蔬菜為副,其他次之,中間作、裡作均為蔬菜及瓜果類,複種指數頗高,因此對地方各級排水渠道及區域排水之維護管理至為重要。 

灌溉分布圖

引西站灌溉分佈圖

最後更新日期2024-01-24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