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 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本站創立原名虎尾郡水利組合麻園監視所。
-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六月虎尾郡水利組合併入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改稱為嘉南大圳水利組合虎尾郡部(西螺分室)麻園監視所。
- 民國三十七年二月改稱為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西螺分會麻園灌溉工作站。
- 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改稱嘉南農田水利會西螺管區理處麻園工作站。
- 民國五十三年七月改名為埤寮工作站,屬於灌溉兼水路站。
- 民國五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區域調整與業務分掌,將埤寮工作站正式改名 嘉南農田水利會西螺區管理處莿桐工作站,並分設埤寮水路工作站。
- 民國六十四年元月一日實施健全水利方案,同年五月工作站區域調整,原埤寮工作站與莿桐工作站、西螺工作站合併,歸屬雲林農田水利會西螺區管理處,仍定名為莿桐工作站。
-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一日政府還政於民,成立代表會,原西螺工作站與埤寮站(水路)脫離合併,再分別獨立設站,莿桐工作站恢復原事業區域迄今。
灌溉轄區
- 本站事業區域東自鹿場課圳第一放水路與麻園站為鄰;北以舊頂埤頭線及新頂埤頭線與西螺站為鄰;西以頂湳小排四與九隆站連接;南以新虎尾溪與惠來站相毗鄰。
- 區域跨及莿桐、西螺兩鄉鎮。
- 東西長十.六公里,南北寬三.六公里,莿桐工作站管轄區域如後附圖。
- 灌溉面積一,四九三公頃,灌溉地屬斗六地政事務所管轄有莿桐、麻園、樹子腳、番子、南安、和平、埔北、埔南、中園等九地段,西螺地政事務所管轄有埤頭埧、鹿場、三塊厝、頂湳、下湳等五地段。
- 轄內皆係兩期作田,主要水源來自集集攔河堰。
- 地下井十四口與利用排水中的迴歸水補充灌溉。
- 因本站灌溉水源完全取自濁水溪,其豐沛的含砂量造成轄內各級渠道泥沙沈積,且本站轄內均屬雙期作田,平日疏濬維護工作不易進行,農閒時間又短,因管理在工作上均戰戰兢兢不敢稍有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