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署今(114)年辦理植樹養護認養,持續營造水圳、埤塘植生綠帶,並結合農業淨零排放政策,推動農田水利永續ESG專案,今年度媒合安聯人壽申辦桃園大圳8-29號池植樹養護計畫,並於114年10月18日辦理植樹活動,以具體行動落實農業永續 ESG,主任秘書朱孝恩今日偕同安聯人壽董事暨財務長沃格穆(Oliver Wohlgemuth)及行銷長鄭祥琨等100多名同仁及眷屬,於桃園大圳8-29號池周邊隙地共同參與植樹活動,營造埤塘綠帶多元休憩空間,也為全球淨零減碳盡一份心力。
農水署朱孝恩主任秘書表示,桃園台地由大漢溪沖積而成,因台地河流短促,可引用之溪流水源有限,且桃園台地地質為紅土層飽含黏土,地下水不豐富,早期先民利用紅土層不透水特性,挖掘埤塘來儲水灌溉,造就了桃園「千塘鄉」的景觀。埤塘蓄水灌溉,農業興盛就帶動聚落發展,形成了桃園特有的「埤塘文化」,對臺灣農業與民生基礎建設都有非常深遠的貢獻。
桃園的埤塘昔日為照顧農民的重要設施,現在推動農田水利永續ESG專案嘉惠全民,在埤塘周邊適地適種喬、灌木,除了可發揮水資源涵養功能外,更提升生物多樣性環境及生態服務的價值,未來可創造在地居民休憩空間,也為淨零減碳盡一份心力。桃園觀音地區的埤塘是冬季候鳥重要棲地,每年秋冬季可見大量候鳥聚集,如鳳頭潛鴨、鸕鶿等,現在在埤塘周邊種樹,更可營造冬季候鳥棲地。
桃園大圳8-29號池為農田水利永續 ESG 場域,安聯人壽企業同仁與農田水利署今日協力種樹,一同種植約 230 棵喬木,未來4年將持續植樹養護約4,800平方公尺。透過親手種下樹苗,營造埤塘綠帶,維護珍貴農業水資源,公私協力傳承生態永續之意識,期盼各界能響應這個愛鄉護水的植樹活動,共同創造更好的環境,守護珍貴的農業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