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2月4日公布「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得獎名單,本處以「濁幹線林內分水工段及周遭設施」參賽,榮獲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獎唯一一件「特優」殊榮。
濁幹線林內分水工是亞洲首創、全國最大的八角形分水設施。
該設施主要透過南岸聯絡渠道引水,並設有二號進水口作為備援,將水源分配至濁幹線導水路、麻園支線、烏塗支線、工業用水導水路及濁水電廠等五條分水渠道。此二進五出的引水模式,要求分水的精確,並在設施整修或清淤過程中,確保穩定供水。
此外,由於水源取自濁水溪,濁度高,需進行有效的沉砂與高效清淤,因此使得維護管理工作充滿挑戰。本處通過不斷精進的維護管理機制,確保了分水、減淤、配水及E化等設施的穩定運行。自民國13年完工以來,濁幹線已持續通水百年,滿足農業、工業、水力等各標的用水需求。
濁幹線林內分水工是雲林農業用水的守護者,為濁幹線系統34,500公頃的灌溉面積提供穩定供水。
本處強調,未來將持續精進維護管理,同時,將結合濁幹線帶狀調蓄池與北港溪渡槽,進一步增強供水韌性及水資源調度能力,應對極端氣候挑戰,持續邁向下個百年。
今天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也在百忙之中,來到本處林內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勗勉相關的有功人員。蔡署長於致詞時表示:「公共工程金質獎是國家公共工程的最高榮譽,能獲此殊榮實屬不易,這有賴所有參與的人平時的努力,才能讓濁幹線林內分水工段及周遭設施成為公共工程的典範。濁幹線自1924年通水以來,這100個年頭,從以前的雲林農田水利會到現在的雲林管理處,大家一棒接一棒,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所有同仁願意付出,不斷努力,讓雲林這個原本水資源相當窘迫的地方,發揮濁幹線的生產、生態及生活上最大的效益!」
最後蔡署長除了感謝並恭喜本處有功人員,更勉勵所有同仁,發揮所長、盡心盡力,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從工作中實現有價值的人生。